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中國車企「賣技術」,不擔心「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2024-09-05汽車

最近刷到一則短視訊,講香港電影的興衰。

其中提到了一點,說成龍大哥在80年代的片酬就超過了千萬,同時期的其他影視紅星,基本不超過100萬,差了十幾倍。

之所以成龍大哥如此特殊,是因為同期只有他有海外市場。同樣是拍一部電影,成龍除了可以收本土票房,在海外賣版權也能大賺一筆。

最近,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了中國車企身上。

都說現在的市場卷,不賺錢,吉利今年上半年卻實作了營業收入超千億,同比增長46.6%。

其中最亮眼的是「技術增值」,吉利靠三電業務、技術授權以及研發服務賺到了198.25億元。

實際上不止一家這麽幹,小鵬也是靠與大眾合作「回血」,零跑也拿了Stellantis集團一大筆錢。

對於國產車來說,「賣技術」已經成為重要的收入來源。跨國車企為何要買技術?國產車這樣做會不會導致技術泄露?個人的一些看法與大家分享一下。

(1)國際巨頭的無奈,掣肘太多

最近幾年,一直流傳著這樣一種言論。一旦合資車企反應過來,國內車企只有引頸就戮的份。論技術,人家是百年積累,國內正兒八經造車才幾年。

以小鵬汽車為例,滿打滿算成立也就十年,真正造車也就五六年的時間。

但實際情況是,這些巨頭還真就開始不斷從國內車企手中買技術。原因也不復雜,就是自己確實做不出來。

這話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卻也是事實,如果不是真的研發不出來,這些國際巨頭有這麽容易低頭嗎?

以Stellantis集團為例,這家公司投入了300億歐元開發了一套名為「STLA」的純電架構,預計會在2026年量產首款車型。

這套架構的技術是怎麽樣的呢?基礎架構是400V平台,最大充電功率僅為144kW,理論上的最高續航裏程為700公裏 (435 英裏)。

三電效能方面,該平台所能容納的輸出功率範圍為160kW到285kW,也就是說哪怕是四驅車型,最大功率也無法超過285kW。

這是個什麽概念呢?這麽說吧,極氪001單馬達版本的功率是310kW。

也就是說,雖然Stellantis集團的這套架構要到2026年才正式量產。但可以肯定的是,現在就已經遠遠落後市場。

這也是這些國外巨頭最為難的地方,體制實在是太僵化了。不論投多少錢,最後都是被體系內的這幫人吃幹抹凈,最後拿出來一個半成品。

大眾也吃過這方面的虧,之前大手筆投入做電動化架構,做智慧化布局,結果不僅開發周期巨長,產出也不盡如人意,白白耽誤時間。

所以最終,這些巨頭都找到了中國車企,拿「現成」的。

(2)捎帶手的事,賣技術屬於「無本生意」?

做技術研發當然是很費錢的,哪怕國內車企的資金利用率高很多,也一樣不少花錢。比如吉利之前做SEA浩瀚架構,就花了足足180億。後面進一步拓展該架構,又花掉了70億。

但從「賣技術」的角度,卻不是那麽回事。因為研發本來也是要做的,自家的車型也要用嘛。如果能再做點技術授權,其實有點像「無本買賣」。

比如吉利與雷諾成立了一家動力總成合資公司——HORSE動力總成公司,主要生產內燃機、混合動力系統、變速箱以及動力電池。之前的公告也已經確定,主要做的就是雷神電混技術向全球輸出。

表面上看,雷諾是最賺的,不用自己研發,節約了大量的資源。但對於吉利來說,要長期與比亞迪競爭,就要不斷發展雷神電混技術。

現在有了一家年收入達到近150億歐元的動力總成公司,不僅可以賺產品銷售的這部份錢,還能賺一部份技術授權的費用,何樂而不為呢?

包括吉利與寶騰的合作也是一樣,一方面吉利是控股寶騰的,本身也賺產品銷售的錢。另一方面寶騰要尋求技術輸入,自然也是首選自家的吉利,這才是永續發展的方式。

「賣技術」看似劃不來,實際上可以分攤研發成本,還能借助合作夥伴的影響力,向更廣闊的海外市場實作業務布局,怎麽看都是很賺的。

小鵬與大眾的合作也是一樣,小鵬自己的平台架構套用車型太少了,又沒有錢持續投入。有了大眾與自己「分攤成本」,怎麽看都是好事一件。

這也是奧迪與智己一拍即合的原因,前者需要更新的平台,後者需要更廣的市場。

最近傳出奧迪與華為合作的訊息,也是這種大背景下的必然。

雖然是傳統豪華品牌,但奧迪的電動化車型「限流」嚴重。

與華為合作,引入華為的智駕系統,不僅能顯著提升產品力,也能讓奧迪的新品被更多人看到。

不用說,這又是雙贏。

(3)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不用擔心

去年7月份,大眾宣布向小鵬汽車投資約7億美元,代價就是簽訂電子電氣架構的技術戰略合作聯合開發協定。

當然就有很多人擔心,小鵬因為經營沒那麽好,被大眾「抄底」了。

國內品牌「賣技術」,很多人就有類似的擔心。

覺得一點「小錢」就把自己辛辛苦苦研發的技術轉讓了,太不劃算,而且後續容易出現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其實這個不用太過擔心,現在的汽車科技研發重點,早已經是全套的產業鏈,而不再是一兩個技術重點。

單純的技術架構,確實有「泄露」的風險,但最核心的創新能力是很難外泄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哪怕某家車企拿到了吉利SEA浩瀚架構的參數,真正將它搭建出來量產至少也要一兩年的時間,屆時吉利早就升級了。

實際上過去我們引進國外的整車技術也是一樣的,我們透過合資生產和引進外方技術,更多至少建立了一套制造體系。

真正形成開發創新能力,推出DM-i混動系統,推出ADS 3.0,都是經過了很多年很多代的技術積累。

只有擁有自己的研發方法論,才能真正吸收其他企業的技術,否則更多也就是合作生產而已。

簡單來說,只有兩人的武功差不多,才能「偷師」。

這些國外車企連像樣的電動化、智慧化基礎都沒有,至少現階段是不用擔心技術外泄的。反倒是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將它們趕緊吸納到電動化賽道,以免這些能量與我們的大布局相悖。

(4)功夫拍案

雖然2024年已經過了大半,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已經突破50%,依然有很多國人看不起國產車。

這些人拼命貶低中國車企的技術,同樣的技術,國產車用就是花裏胡哨,不實用,國際品牌用就是先進、穩定。

中國車企向老外賣技術,真的是狠狠打了這幫人的臉。連「主子」都與他們看不起的企業合作了,不知道這些人是什麽心情。

「賣技術」不僅能讓企業迅速「回血」,也能透過這些跨國巨頭的「背書」提升品牌價值,至少現階段肯定利大於弊的。

至於未來會不會產生壞的影響,相信以國人的智慧,只要是相同的賽道奔跑,沒理由輸的,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