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
兩個德國人倒騰出了一個玩意。
它只有三個輪子,但是能跑。
而且還搭載了一個單缸四行程汽油發動機,最大功率只有2.5馬力。
所以,它最快只也能跑15公裏/小時。
這就是世界上第一輛汽車。
然後,世界上第一個汽車專利因此而誕生。
而造出這輛車的人,一個叫卡爾·賓士(Karl Benz),另外一個叫戈特利布·戴姆勒。
然後,卡爾·賓士獲得了汽車之父之稱。
並且創立了大名鼎鼎的奔馳汽車。
而戈特利布·戴姆勒,也是奔馳汽車創始人之一。
所以說,奔馳汽車,在汽車界的地位不言而喻,可能不僅僅是豪車的代名詞。
就算是新能源汽車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 我們還是應該牢牢記住這兩個德國人,因為,他們代表著一種創新精神。
我們也能夠看出來,西方作為汽車的發源地,也誕生了很多優秀的車企,大部份都已經成立超百年。
在汽車領域,積累了深厚的歷史底蘊。
同時,也有著堅實的技術壁壘,擁有海量的汽車相關專利,發動機、變速箱、底盤、外觀設計等等。
這,肯定是國內車企永遠都無法逾越的壁壘。
畢竟,我們起步太晚,落後實在太多了。
中國想要在汽車領域發展,肯定是無法避開他們的專利壁壘,他們啥都不用幹,就能夠獲得我們上交的高昂專利費,那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
所以說,我們只能依靠新能源汽車,實作「彎道超車」, 畢竟,在這個領域,還有著太多的空白,電機、電控、CTB、電池、智慧駕駛、碳化矽……, 我們都有著太多先發優勢。
中國新能源汽車專利公開量,占全球公開量的70%左右,光2023年一年,中國汽車發明專利授權量就達到了10.78萬件,同比增長了14.02%, 這些數據也證明了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創新能力。
所以說,國產新能源汽車「彎道超車」並不是嘴上說說那麽簡單。
看看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越來越高, 各大新能源車企汽車銷量日益增長就明白了,相比燃油車來說,國產新能源汽車確實已經「彎道超車」。
而現在,各大新能源車企已經不滿足於國內市場,開始向海外市場進發,不光新能源汽車開始出口,而且各大車企還在海外建廠,直接在當地生產,在當地銷售。
面對此情此景,國外車企只能望洋興嘆。
因為,在這個全新的賽道上,他們後知後覺太晚了, 也許是不願輕易放棄早已成熟,只需要躺著就能賺得盆滿缽滿的燃油車市場吧。
總之,他們確實落後太多了,特別是整個新能源汽車供應鏈方面,這可不是依靠一朝一夕就能夠建設起來的。
他們可能不缺技術,新能源汽車他們也能造出來,但是,他們卻做不到像我們一樣的低成本,低售價。
然後,大家也看到了,西方國家又紛紛宣布暫緩或者放棄新能源汽車戰略,個人認為這更像是一個「煙霧彈」。
就算真的放棄,「打不過,就放棄」可能也是他們的無奈之舉。
可能,很多「陰謀論者」會認為,這是西方國家的「圈套」, 「人家就是先欺騙我們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然後,等我們都下場了就突然不陪你玩了……。」,而且這種言論在網上很多,還被很多人氛圍涅槃。
其實,稍微有點辨別能力的人,都不會相信這種言論,因為,這種「陰謀論」的做法,成本實在太大了,光中國的汽車市場份額就高達3000萬,沒有一個車企傻到要放棄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
就算是被中國新能源汽車全面碾壓, 這些國外車企、合資車依舊在掙紮,在不斷呼籲、抵制新能源汽車。
然後,我們只需要看一個數據,就知道這個「陰謀論」到底有多離譜,並且,「西方國家所謂的完全結束新能源汽車戰略」到底是不是「煙霧彈」?
我們先看奔馳,目前在售的新能源車型有: 奔馳EQA、EQC、EQE、EQS、EQESUV、EQB、C、E、S系新能源。
就這個新能源車型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國內很多新勢力車企。
再看寶馬, 其新能源汽車有i3、ix3、ix1、i4、i5、i7、mini…… ,也有不下7款車型在售,並且i3已經降價了17萬,從35萬降到18萬,這是在幹嘛?在給中國消費者送福利?
這就叫西方國家車企放棄新能源汽車市場?
繼續看,奧迪,目前有新能源汽車 Q5e、Q4e、Q2Le、GTe、RSe ,雖然,比上面兩個豪華車企少了點,但是,依舊不少。
就連豪車扛把子保時捷,都有4款新能源汽車,分別為:Taycan、cayenne、Panamera、Macan新能源。
再來看看以燃油車為主的大眾,總共有 :id3、id4、id6、id7、邁騰、帕薩特、途觀L、探嶽、途銳新能源……, 居然多達9種新能源汽車在售。
這就是所謂的西方國家結束新能源汽車制造?
難道,他們造這麽多新能源汽車,就是為了一個「陰謀」,陪著中國新能源車企玩?
所以說,發展新能源汽車,絕對是一個非常正確的國家戰略,看看西方國家為了打壓中國新能源汽車所做的努力就明白了。
他們打壓越厲害,他們越著急,越害怕,就說明我們做得越好。
同意的點贊!
以上,感謝您的閱讀,喜歡文章就點贊轉發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