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提出這種問題,說明你沒搞過制造業。
一、制造業產品都看的到、摸得見,為什麽不怕技術泄露呢?
只要機器能買的回來,就能拆,只要拆就能,看的見摸得著的,所以機器的構造或者結構就能看清楚,但是一般是有價值、有時候甚至沒有價值的設計/結構,企業都會申請專利, 專利壁壘是技術不怕泄露的核心之一。
最典型的就是豐田上個世紀90年代就在搞的油電混動技術THS(功率分流路線),明明確實是可以節油,而且結構也很簡單,透過一個行星輪就可以實作,為什麽這麽多年大家不做跟著做, 是因為繞不開它的專利,要做就給專利費 。直到大家走了另一條路,插電混,透過電機加持在傳統系統中不同位置(P0-P1-P2-P3-P4-P5),形成可串聯、可並聯、可混聯的多種混動方式,本田的i-MMD、比亞迪的DM-i、長城的DHT都屬於這種方式。
二、制造業即便沒有專利,也抄襲不了
只要上過大學,你一定聽過天坑專業,天坑專業必涵蓋機械、材料、熱動。
而這三個專業又是制造業的基石,為什麽說制造業即便沒有專利,也抄襲不了。
(1)材料:
材料的配方和加工工藝抄襲不了。 這樣的故事不勝列舉,就說我們引以為傲的高鐵來說,直至今日,軸承依然需要靠進口,無論是軸承鋼、制造工藝、機加工裝置及工具與國外有差距。無論是第一鋼生產國家啊,為什麽不直接抄呢,抄不到啊,這東西怎麽抄。軸承鋼是高碳鋼,含碳1%,含鉻1.5%,材料的純度怎麽提高到6個9、鐵水融化到多少度什麽時候添加碳、鉻,什麽溫度結晶、怎麽保證結晶的顆粒均勻、什麽溫度出胚,有沒有其他我們未知的工藝,這需要多年的研發和積累,並不是把人家的軸承鋼拿過來切開做個映像分析就能做出來的。
(2)機械:
機械加工工藝、機械制造精度、機械公差設計 這三點是抄不到的,只能靠自己不斷的摸索和積累。舉個例子,漏油漏水幾乎是所有發動機都無法繞開的話題,本質上就是密封問題,那麽看似簡單,直接封住就好了,為什麽密封水平會有這麽大的差異。就拿缸蓋與缸體之間的墊片來說,墊片用幾層、密封筋和凸筋的位置放在哪兒、密封筋和凸筋的設計關系是什麽、密封筋設計多高、凸筋應該設計多高、焊點應該設計在哪兒都是需要不斷摸索和積累,這些很多時候仿真無法能完全模擬出來。因為,缸體缸蓋受熱後有形變、而且不同位置處因溫度不同,形變不同、還要疊加上他們受到的動力沖擊、振動等影響,實際情況遠遠不是仿真能夠表征的,所以只有真正做過的人才知道,就一片小小的缸墊有多難。
更不用說至今都需要依靠國外的幾家大的tire1的高壓油軌總成。
(3)熱動:
內燃機燃燒涉及到氣動流動(流速、湍動能等)、燃料與助燃劑的配比以及混合均勻性(油氣混合霧化效果)、燃燒溫度、噴油時刻、點火時刻、氣門開閉時刻等等,這些是抄不到的。國內在熱動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比機械材料更大,上至飛機上的渦輪發動機,下至汽車、輪船上的內燃機,國產依然處於能做,但做不到高精尖。首先就是熱力學、流體力學與國外在基礎理論上的巨大差距,其次,就算理論補齊,本身熱動就更加需要透過試驗來積累,而我們發展時間短,研究少、積累淺。比如比亞迪的DM-i搭載的43%熱效率的1.5L自然吸氣發動機,是透過和AVL合作研發的,這款發動機單論復雜程度以及新技術的套用,並沒有很突出,僅有一個EGR系統還算近幾年比較先進一點的,僅憑不多的新技術,但能做到43%的熱效率,真要歸功於燃燒做的好。燃燒是看不到摸不著的東西,你可以用透明缸體材料模擬單缸機的燃燒情況,但這完全不足以模擬實際情況,內燃機內通常要達到800-900攝氏度,同時多缸機的諧振效應、各缸相互之間的影響,很難模擬出,只能是透過試驗一點點摸索,需要巨大的財力物力以及時間的堆積。
三、日本的發動機技術先進嗎?
不好意思,只能說比自主先進,和老牌資本主義已開發國家比,並沒有什麽優勢。
日本喜歡做成熟技術,比如把自吸不斷最佳化,不斷提升。在中低端車市場確實有日本的一席之地,畢竟馬自達有創馳藍天發動機、本田有地球夢、豐田有雙擎。
而德系喜歡做新技術,比如最早使用增壓器、VVL等,不用說超跑,就寶馬的B48、B58和奔馳的M256/264/274/278都是碾壓日系的存在。
但只要比我們先進,就值得我們學習,所以以上都是我們不斷學習和對標的產品,其實抄襲本就是吸收消化的一步,在完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不失為一種辦法,但是總歸要踏踏實實的潛心研發、耐得住寂寞、厚積薄發、掌握核心技術,「等靠要」是無法立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