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著100度電池,又插著充電槍的汽車,正夢寐以求著什麽呢?只差裝上一個伺服器用的機櫃,它就是一個幾乎無上限的數據中心和雲端運算中心。
李想又一次看到了汽車的未來。在過去,李斌以及大部份新能源汽車廠商,都只認為汽車可以在不走時,向市政電網放電賺錢,只有李想意識到,一個不走的汽車,所能提供的遠遠不僅僅是那幾度電,還有更加重要的東西。用於自動駕駛的算力和高頻寬儲存,一旦接入雲端運算平台,這才是汽車不走時,能夠帶來的最大效益。
手機的時代已經漸漸過去,高制程芯片所能帶來的計算效益,已經被硬體的供電水平胡熱管理水平,限制到了這個技術的上限。我們無法為手機和膝上型電腦裝上萬瓦級的電源,更無法為它裝上空調,但完全相同的一塊芯片,在汽車的供電和供冷水準上,能夠發揮出的計算能力,卻遠遠不是手機和膝上型電腦,所能企及的。
因此,能夠真正成為未來人類體外大腦的,不是手機,不是手機背後依賴高頻寬空口的企業機櫃,也不是任何能背在身上,說走就走的裝置。而是汽車。汽車上真正寶貴的使用者價值,未來絕不僅僅是幾百個千瓦的電機,那塊芯片,以及為芯片配套的ROM和RAM,這才是未來汽車的核心價值。
最大的邊緣算力革命,引領它的,將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一塊顯卡,裝在汽車裏,和它裝在位元幣的礦場裏,一定是前者在將來要發揮出更大的經濟效益。於是,位元幣的算力,註定是要被汽車電子的發展所虹吸。這也是李想所真正看到的「下半場」。汽車組成的運算網路,才是未來雲端運算的支柱。這將是一個萬億級別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