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我想買一輛新能源汽車,但是該如何挑選?需要註意什麽?

2016-09-18汽車

謝邀。

說句俗得不能再俗的話:

一百個人的眼裏,會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尤其對於新能源汽車這種現在還沒有完全熟成的物種。更加會有完全不同的如何選車的基準。

對於技術極客來說,哪個車最先進我選哪個。對於相對獨立派來說,哪個車標新立異我選哪個。對於某些高凈值人士來說,哪些車能從入門門檻上就區分階層就選哪個(除了區分階層外,最好還能區分Old Money和New Money和Young OG)。對於人間煙火來說,哪個車買得起足夠用就買哪個。

但對於新能源車,取一個最大公因數的話,它歸根結底還是一台車。離不開:安全/可靠、好開、好坐、好用、及打動我不選同價位油車的理由。

或者說,這個最大公因數的訴求是:一台可以閉著眼睛買的新能源車。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每個味道一一道來一篇難以盡述。沒有完美的車,最好是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做取舍。

本篇回答也是,做個取舍。嘗試以最大公因數為主線聊聊,剛好最近有個鮮活的案例。

一個朋友,朋友八零末生人,已婚,前幾年家裏多一個小寶寶,今年馬上也要上幼稚園了。他媽媽和丈母娘輪流到上海來給小兩口帶小孩。

之前一直開一台外牌手動檔的GK5,本田超跑應該是大多數人年輕時的心頭好。

96kW的L15B NA發動機配上傳動比很大的手動擋,推動1噸出頭的車身確實猛。雨天在二檔全油門,前輪都能一直滑到3000rpm。

但……激情的飛度屬於那個年輕的自己。而現在肩負的是一整個家庭,孩子漸大,行囊漸多,責任更大。也不能單純為了自己的享受而讓家人忍受對TA們來說可能是雜訊的引擎聲浪和原始的路感。嗯,到了必須為家庭用車需求多考慮的時候了。

所以朋友的主要需求就是:

-安全、內部空間大且乘坐舒適

-操控要線上、輔助駕駛使用順手即可

-車身尺寸不要太大,停車靈活

-價位考慮在20萬出頭

-想要一台電動車(不用搖號、基本不用保養、還能」嘗新」)

所以,朋友雖然想顧家又想「嘗新」,但是不想踩坑,就想能夠買到一台底線高的電動車。

私下揣測:這是不是大多數想換電車的人們的主要訴求。

這樣下來,原本我想向朋友推薦的各種電動車好像都不太合適了。

某國外的鯰魚:夠極客、夠先進、夠有個性,絕對意義上是台好車。但是,對有老有小的一家子來說,太空座椅不夠接地氣,極簡的風格也不能滿足家庭多樣的需求。嗯,不那麽的家用。想想,沒推薦。

新勢力的高端典型:夠有範兒,夠有圈層,換電體驗也是獨一檔的。但是,這些體驗也體現在了價格中,同理花在車輛的純物理效能提升上就會受到限制。這些精神體驗,對現階段的朋友來說好像不是剛需。想想,算了。

還有新勢力的技術範代表:工程師導向造的車,指標杠杠的,價格也有本土優勢。推薦了,但是朋友說這車太」新」了,學習成本有點高。

最後推薦了一汽-大眾的ID. CROZZ系列。朋友帶著家人去試了一圈,說兩台車都挺滿意的。原本更想買ID.6 CROZZ,軸距2965mm,提供6座和7座兩種選擇,適合多孩家庭的城市通勤。但朋友沒有二胎計劃,理性地選擇了ID.4 CROZZ。

回頭想想朋友的這個選擇也不意外,ID. CROZZ確實完美符合了朋友的需求。按朋友本人的話說: 一台大眾品牌的車,可以讓他安心地買。一台電動車,試駕下來自己覺得好開,家人覺得好坐,那事情就這麽愉快地決定了。

以下是我和朋友後來詳聊中知道的關於TA做這個購車決定的具體原因,很大程度上印證了我之前的想法:

為什麽想要一台閉著眼睛買的車,其實想要的是沒有選擇門檻的安全和可靠的保證。 朋友相信像一汽-大眾這種級別的品牌可以在這方面省去他的選擇成本。

安全和可靠的事情,對車主和坐在車上的人來說是最重要的事情,這是一台車的最需要守住的底線。但偏偏從參數列、配置表上很難看得出來,甚至一些第三方測試規程在一定程度上都只能夠透過針對性應試提高評級,需要靠廠家在細節處下得功夫。

而對一些合資車企來說,相對的高標準卻是一件Must也是最符合實際利益的事情。因為,車型投放的是全球的市場,基礎效能和品質是需要能夠涵蓋全球的各種惡劣的環境的。如中東的類沙漠地形、我們的青藏高原、德國的無限速高速。為了某些國家去應試,無論整體成本及風險上都不劃算。

雖然朋友認可一汽-大眾,但是出於對自己推薦的車負責,我還是去查了一下相關的資料。

ID.6 CROZZ在中保研碰撞測試中獲得了全G的車內乘員保護成績。而在未作強制要求的副駕側25%小偏置碰撞中也取得G的成績,這其實並不能在發表的成績上加分,卻在某些偶然場景中為使用者加多了一層堅實的保障,而這些偶然哪怕是萬分之一對每個個體來說都是不可承受的。ID. CROZZ在這裏的用心,真誠的贊一個。

圖1. ID.6 CROZZ中保研碰撞成績 [1]

當然,表面的成績不夠。我去查了ID.4 CROZZ車身的材質,可以看下圖。高強度熱成型鋼及熱成型鋼占比28%,其中大於1200Mpa的熱成型鋼覆蓋住了乘員艙,確保了生命空間,大於1500Mpa的高強度熱成型鋼鋼連線了生命空間,作為第二層堡壘的冗余。而高強鋼、超高強鋼等鋼材,也分別承接著吸能、導向、一次保護等作用。

每種強度的鋼材發揮著自己應該發揮的作用,才協同起來了一個安全的車身。

圖2. ID.4 CROZZ白車身結構

電動車的安全,離不開最大的風險源,電池。我們之前介紹過很多期相關的內容,在電池包安全上沒有什麽捷徑可以走,只能「用料十足、冗余十足」。該有的防護層不能少、該留足的散熱空間不能省、電池組間該加強的支撐結構不能存在僥幸心理。

但是在追求高續航、追求高指標的當下,有些電池包不得已只能先向看得見的效能妥協,這可以理解。

ID. CROZZ繼承了一汽-大眾的造車理念,並沒有一味的追求高效能而犧牲電池包安全性,在使用者看不見的細節上也做得很到位。電池包殼體采用了高強度鋁合金型材焊接,構成「鎧甲式「電池包。內部嵌有一縱四橫的加強板。可以在發生正碰和側碰時,有效地抵擋電池包收到的外力,保護電芯免受擠壓而產生短路爆燃。

圖3. ID. CROZZ電池包加強結構——「鎧甲式」殼體的自我保護

除了電池包本身,白車身也為電池包提供了一道護城河。在ID. CROZZ的下門檻中嵌入了一根異形截面的擠壓鋁型材,極大地提高了門檻的剛度和強度,在側碰中能有效地減小車身側面的變形侵入量,最大限度保證乘員和電池包的安全。

具體點說,磕底了、被橫向沖擊了、甚至翻車了,都能大大降低電池出意外的可能性。 對於安全來說,沒有省料、沒有濫用、有必要的冗余設計。看來朋友的信任沒錯,安全是需要來自歲月的積澱的。

對於好開,其實朋友對操控已經沒有那麽挑剔了,有水準以上的水平就好了。

只是,按朋友的說法。TA試過的很多電動車在操控上都太「新」了。有的「新」在只強一個點,有的「新」在非得強行教育使用者,有的「新」在甚至不知道這台車為什麽會這麽割裂。

就像最近關於「電動車剎車剎不住「的傳言很多,我那位朋友在選電動車的時候,也一直被家裏人詢問,電動車的剎車是不是靠譜。 很少試到一台一上手就覺得順其自然的電動車。

不過ID. CROZZ朋友卻給了很高的評價: 是一台車的該有的水準以上操控,而且有電車的味道。

尤其是加減速,這個電車和油車區別最大也是最容易產生爭議的地方,ID. CROZZ做的一些處理,卻得到了朋友的大大大大拇指。

加速,ID. CROZZ很好地保留了控制性。加速能力提升了,但是電門踏板相對克制、線性,提供了類似傳統自然吸氣油車般的平順感。

減速,換擋撥桿上提供了D檔和B檔供駕駛者選擇。D檔下放開電門踏板,車輛會像傳統燃油車一樣自由滑行,沒有滑行能量回收而產生令人不適的的眩暈感。想透過滑行能量回收來增加續航?沒問題,只需將換擋撥桿切換至B檔就能提供最大0.13g的電機倒拖動充電功率,0.13g是為了操控安全而精心選擇的限值——在這個減速度下,可清晰感知的減速過程,同時又不會讓人認為僅靠加速踏板就可完成車輛加速和制軔,讓駕駛者能明確感知何時需要踩下制軔踏板,大大降低了因單踏板模式誤操作失控的可能性。

現在再回過頭來看朋友的評價: 是一台車的該有的水準以上操控,而且有電車的味道。不無道理啊。

而基礎行駛品質,一開始我其實挺擔心電動車變重了以後,帶來的種種衍生影響的。不過ID. CROZZ也透過工程手段做了最佳化。前後轉向節均采用了鋁合金材料,有效地降低了懸架的非簧載品質;MEB平台超強的白車身結構在電池包的加持下提供了40000Nm+/°的車身扭轉剛度。按朋友的說法:還是大眾的味道,邁騰、速騰、CC、攬巡的那種大眾味道。

圖4. ID. CROZZ前、後懸架結構

而對於好開,除開操控以外,其實還有另外一個維度,單純的方便開。而這無論對男主人或者女主人來說可能才是真正的剛需。

為了生活而奔波奮鬥已經很累了,上下班路上不再是玩弄手波的時間,不想在開車和停車是時候,再耗費額外的精力。所以,這車方便順手就好。

朋友說試駕時有個場景是讓他老婆決定支持TA買這個車的。

一是一個紅燈後起步的掉頭彎。原本緊張著起步的「領導」發現不用換擋、不用離合、一把方向輕點油門,相對GK5大不少的ID.4 CROZZ就順暢回頭望月了,沒有發生像往常一樣後車們蕭瑟齊鳴的場景。 「領導」那一刻的表情是集驚喜、驚訝、傲嬌於一體的。

二是一小段不算高速的快速路,「領導」沒有銷售的提示就成功啟動了輔助駕駛。一路上的跟車加減速都很穩定順暢,基本上被打斷結束的機率很小。一個亮點是AR HUD,原本看手機導航也會不經意走錯路和超速的「領導」,這一路下來卻顯得像一個信心十足的老司機。真的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她駕駛的疲勞感(不安感和焦躁感), 對朋友和他「領導」來說都是喜事一樁啊。

圖5. 增強現實顯示功能 AR HUD [2]

最後,好坐。

這是一家人的空間,每個人都要舒適。 孩子要玩耍,前後排竄的玩耍。這需要很平整的地板空間和前後排空間。老人需要休息,這需要相對舒適坐姿(不能像坐小板凳,及座椅靠背角度最好可以調節)。夫人需要所有,得有頂配的副駕。

對於ID. CROZZ這一系列電車來說,剛剛好能夠滿足這些訴求。哪怕不是那麽龐大的ID.4 CROZZ,朋友帶著家人和銷售一路試駕,都沒有任何局促感。

還有一個亮點:可以看月亮數星星卻不能承受太陽的熱情的全景天幕,在ID. CROZZ上全系標配的電動遮陽簾。可詩意摘星,可實意通勤。

圖6. ID.4 CROZZ座椅測量尺寸 [3]

最後一點,好用。對於電車來說,最關鍵的好用就是補能便利。

補能,可分四個維度:

·家充:關鍵得有高效的安裝配套服務,畢竟這是相對油車需要增加的額外一個步驟,越無感越好。而且自己家的充電樁,都智慧車時代了,得像個智慧家電了吧。

·公樁補能:雖然公樁的數量已經有了54萬根,但是如果沒有相容性,想大街小巷隨便充還是很難的。

·專屬超充:這是一個電車品牌的自留地,體驗的高地。

·緊急補能:這是一個電車品牌對用車體驗的兜底,有些時候甚至是安全的兜底。

調研了下朋友在這方面的反饋。

提車後,當天就有人來預約了家充的安裝。選了個周末,基本除了叫物業放行,全程都沒怎麽需要朋友做什麽事。裝完,包括充電和APP的使用全部確認完後才禮貌離開。朋友說,體驗挺愉悅的。而關於公樁補能,朋友現在用得還不多。目前去過的幾個樁,除了壞的之外都能順利沖上電。

而專屬超充,一汽-大眾有開邁斯的超充布局,朋友長三角幾個城市之間偶爾跑,雖然還沒有完全覆蓋,但是朋友說對他目前的駕駛範圍來說,夠密了,50km以上的續航都不會有裏程焦慮。

一鍵加電朋友還沒試過,我慫恿他盡快試一試,驗證下。要不然真到應急要用的時候不知道怎麽用,或者服務不那麽及時,就來不及了。

基本聊完了。

相信我這位朋友的選擇是他自己的一個最大公因數。即,要的是一台: 有品牌底蘊背書、安全/可靠。好開、好坐、好用的電動車。

有買車需求的朋友,不妨可以參考一下,而ID. CROZZ也值得你在選車的時候考慮一下。

最後,回到開頭說的。在這個電動車百花齊放(可能會成為輝煌歷史)的時代,根據自己的需求做取舍,都能選到一台適合自己的車。

參考:

[1] http://www. ciasi.org.cn/resultDeta il?id=114

[2] https:// id.faw-vw.com/? mz_ca=2342927&mz_sp=8Ofml&mz_sb=1#/id4CardType?vid= 33&type=248

[3] https://www. autohome.com.cn/5785/0/ 30/Section.html?pvareaid=101507#mao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