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二手車市場不存在撿漏,一分錢一分貨,十分錢二分貨,便宜一定有原因,只是你多長時間後才能知道這個原因罷了。
其次車輛是個消耗品,和手機一樣:買來就貶值,持續的使用成本,10-15年報廢。(你買一輛10萬的車,20年用下來,加油費,保險費,保養修車費,停車位費,交通罰款扣分,合計加起來40-60萬)
事故車有事故價,二手車市場最大的問題是資訊不透明,和之前中關村的組裝機市場一樣能蒙就蒙,能騙就騙,口碑就是這麽做砸的,人的知識面很窄,超出了就是小白和大冤種,花3-8萬塊錢買個教訓你覺得怎麽樣?這也是大多數人降一個檔次買新車的原因,畢竟新車套路少點。
20年前,我和我的同學都是剛畢業,都是家裏給了10萬塊錢,都是普通打工上班,我用10萬付首付買了套房,他用10萬付首付買了輛車(20年前那會兒,桑塔納2000要賣到19萬,嘖嘖),20年以後,現在我的房子增值10倍不止,他的車進了報廢廠,區別是他當年掙著幾千塊錢的月薪,開著幾十萬的車,贏得了幾個所謂朋友同事羨慕的目光,當時的虛榮心有一點點滿足,這不前些天他離婚了,後續媒人給介紹的女方,上來第一句話就是:有房嗎?他就很尷尬:他沒有房。
所以我2000年就學了駕照,後來一直是騎電動自由車,有事就打車,搬家貨拉拉,搬家公司,旅遊高鐵,一直沒買車。
人只能掙到他認知範圍內的錢,超出他認知範圍以外的錢,即使憑運氣掙到了,最後也會憑本事賠光,例如貴為錢學森那麽厲害的大科學家,到了晚年竟然支持氣功包治百病和各種靈異超能力,牛頓晚年研究神學。
我要表達的意思是:人的精力時間壽命有限,擅長的領域很窄,一旦超出了他專註擅長的領域,他就是小白和大冤種,例如大部份人買二手車,例如翟妍妍和蘇享茂(智商滿分,情商不及格),汪小菲和大S。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現在買二手車,目前國內還是叢林社會,劣幣驅逐良幣,能黑就黑,想花正常價錢,買到相符的車況,不被宰和套路坑,被黑錢,需要具備很強的專業知識和閱歷,這也是很多人寧可買降一檔的新車的原因,至少新車套路少一點。
好了,說了這麽多,你還是一定要買輛二手車,下面幾個常識需要你了解:
1:一分價錢一分貨,不存在撿漏,車便宜一定有原因,不限於:
二手豪車BBA,全車老化,修車配件貴,修車修到你懷疑人生,8萬買車,修車10萬還打不住,你不是在修車,就是在去修車的路上,二手豪車的歸宿應該是報廢廠或者推下河,為抗洪救災做貢獻。
7-10年以上大年限的美系,德系車,部份韓系和法系車,存在車型通病且無法根本性維修好或者維修極貴:德系車拉缸燒機油,美系車開鍋各種滲漏,幹式離合器壞離合摩擦片,AT壞液力變矩器,CVT斷鋼鏈。年限長的車會底盤車門嚴重銹蝕。
小眾車,停產車:配件貴且很難買,車子在修理廠一趴半年一年那種。
水泡車:全車電子件銹蝕,失靈,各種神出鬼沒的故障,內飾有怪味且無法消除。
事故車:大梁承力件變形,開高速機率性斷軸解體跑偏翻車。
債務抵押車:車上都有GBS定位器且不止一個,你花錢買回來沒開幾天,晚上被人拖走失蹤,你報警打官司都沒用。
營改非車:6-8年報廢年限,年審直接扣住車強制報廢,營運車一個月1.5萬公裏,4年跑60萬公裏輕輕松松,車況一槽爛。
2: 車販子看你只知道砍價便宜,啥也不懂:調表,20萬公裏給你調到6萬,球頭擺臂漏油也不說,拆三元催化器,事故導致前臉大燈翼子板保險杠機器蓋子全換氣囊彈出的大事故,給你說小事故,然後合約裏寫:公裏數僅做參考,具體需要乙方自己確認,本車為事故車,買方已經了解車況,大梁發動機變速箱等狀況並簽字確認,黃牛不蓋公司章,就找個案外人在甲方處按個手印,後面你發現了再去打官司,法官都很難幫您。
給你說買車8-15年前的官方指導價和加價,不提現在大降價的新車價,忽悠你不懂行情,按照當年的天價來比現在的賣車價。例如18年前,指導價百萬的奔馳寶馬。20年前的桑塔納2000賣19萬。
感謝這幾年國產車的崛起,類似手機家電,合資車今年扛不住普遍大放血,豐田指導價優惠2萬,日產普遍優惠3萬。
二手車建議買:年限近,銷量大的日系和國產在產車(停產倒閉的力帆眾泰不算),日系雖然減配但是毛病少,2016年以後的國產新車,品質長足進步,價格便宜導致二手價格也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