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如果美國最初是法國人或德國人的後代建立的,那麽美國的歷史會怎樣發展?

2021-06-13知識

關於這道題的理論問題和對德國人建立美國的想象, @庫爾沃塔森林 已經回答得很詳盡了,這裏我就對法國人建立美國也做點想象,一定程度上也會參考 @浦亭Liam 的回答。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在現實歷史之中,法國的確殖民過北美的廣大疆域,但在七年戰爭之中一戰就將面積幾倍大於本土的北美殖民地統統割讓給了英國。

如果要實作由法國人建立的美國(暫且將這美國定義為一個緯度適中、國力為列強級別的北美大國),那麽這個世界線就必須扭轉七年戰爭的結果,讓法國反敗為勝,使 法國全吞英國的北美殖民地

當然了,眾所周知,在現實當中,七年戰爭法國輸成這鬼樣有兩大原因:

  1. 法國的海軍幹不過英國
  2. 法國殖民地人口被英國殖民地人口完爆

我們往往因為七年戰爭和拿破侖戰爭時期的結果就認為法國海軍無論如何都打不過英國,但實際上路易十六是有建立過一支強大的海軍的,這支海軍在美國獨立戰爭時起到了作用(結果卻是賣頭援美,法國本身沒撈到啥好處),由此可見法國海軍有過強勢期,在改變世界線之中,其海軍是強是弱,這一點暫且按下不談。

關於第二點,在現實的七年戰爭之中,法國殖民地人民在「孤懸海外」的情況下打得非常頑強,但人口上的巨大劣勢,還是使法國殖民地無力改變最終的結果。一般認為七年戰爭時法屬北美殖民地人口是五萬左右(也有說法是二十萬),而英屬美洲殖民地則在一百五十萬左右。但我們知道長期以來法國都是歐洲的人口大國,其殖民地建設卻如此拉胯,原因何在?

根據我所了解和聽聞的情況,北美法裔的生育水平並不低於英裔,而且法國殖民地是高度鼓勵生育的,甚至要求從法國來的男女移民一下船就完成婚配,因而法國殖民地上平均生育年齡很低。因而 法屬殖民地人口少的主要原因不在於自然增長,而在於機械增長,也就是移民

作為中國人我們往往容易忽略宗教因素在歐美歷史上重大的影響力,而新法蘭西(法屬北美殖民地)人口之所以嚴重不足,其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法國限制新教徒去往殖民地移民,甚至有已經去到北美的法蘭西新教徒為了逃避迫害而逃往英屬殖民地,進一步壯大了英屬殖民地的人口。

因而如果要設定一個由法裔建立美國的世界線,那麽我們就得改變法國的宗教政策。從現實歷史來看,光是讓天主教法國寬容新教徒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波旁王朝的開國君主亨利四世頒布【南特敕令】並沒有被遵守,因而 要改變法國的宗教政策,必須讓法國本身就改變成一個新教國家

這並不是一個異想天開的想法,原因有二:一是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很多情況下的確就是從上而下完成的,王室先皈依了新教並將新教立為國教,隨後引導整個國家逐漸改宗,其中瑞典和英國便是典型。在法國,瓦盧瓦王朝的法蘭索瓦一世也曾對新教抱有濃厚的興趣,但因充滿意外性的告示事件扭轉了他的態度。

二則是在現實歷史中,新教,尤其是信仰加爾文宗(歸正宗)的胡格諾教,在16世紀的法國的確成為了引人矚目的強大勢力,就連亨利四世原來在納瓦拉的封地上時,便是一名胡格諾教的新教徒。隨著天主教勢力與新教勢力的矛盾愈發尖銳,法國爆發了著名的 胡格諾戰爭 ,因戰爭雙方有三位名叫亨利的領袖,因而又稱為 三亨利之戰 。由於兩教勢力盤根錯節,戰爭中互相拉鋸,局面難以收拾,最終納瓦拉的亨利為了入主巴黎、登基為王,決定改宗天主教,並說出了著名的話:「為了巴黎,做一場彌撒又何妨?」

胡格諾戰爭中著名的屠殺「聖巴托羅繆之夜」,在這一夜,巴黎的天主教徒大斯殺害城中的新教徒。

因而我們完全可以假設有一個世界線沒有發生告示事件,法蘭索瓦一世對新教依然保持寬容的態度;又或者假設一個世界線裏胡格諾戰爭中新教一方勢力大獲全勝,納瓦拉的亨利沒有改宗天主教便成功入主巴黎平定局面,並將胡格諾教立為國教,頒布【南特敕令】寬容天主教徒。(反向南特敕令聽起來很魔幻,但按照亨利四世新教出身與寬厚的性格,這完全有可能是他本來就有的規劃。)

這樣一來,法國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個新教國家,或者更準確地說,一個胡格諾教國家。在三十年戰爭中法國也不需要為了打壓哈布斯堡而去當「天主孝子」,而是可以更名正言順地加入新教陣營。

對於上帝視角的我們而言,可以由此推演出後面給法國帶來的諸多好處:

首先法國新教徒有許多從事工商業,立胡格諾教為國教後,一直被我們認為是個「小農國家」的法國會在這一世界線中更重視生產與貿易,因而也會更汲汲於開拓——對於工場主和商人而言,開拓市場是這個時代擴大利潤的最佳途徑。如此一來,法國將會更加重視海外擴張。

其次加爾文宗傳播至英倫三島演變成了清教,因而胡格諾教與清教天然是比較親近的。英國在宗教改革時創立的新教教派則是相當類似於天主教的聖公宗(即英國國教),並在17世紀時時打壓清教徒,乃至於引發了英國內戰。一旦法國立胡格諾教為國教,那麽不難想象有英倫三島上的清教徒會選擇逃往法國乃至於法屬北美殖民地。

再次,則是法國很有可能會解除移民限制,並為了在戰略上爭奪地盤,鼓勵國民去新法蘭西移民。法國既然有較多的小農,法國人移民到新法蘭西後,會更積極地圈走土地,自己耕作,抑或是買來黑奴建立種植園——這正是葡萄牙小農殖民巴西的方式。相比於現實歷史中法蘭西人只想在新法蘭西開展毛皮貿易,這樣的殖民方式顯然會堅實得多。

新法蘭西,尤其是路易士安納殖民領本就地廣人稀,適合圈地開拓,隨著高生育率下新法蘭西人口的逐漸膨脹,法裔向密西西比河流域宜居地帶的移民開拓會比現實歷史強化多倍,尤其是東路易士那納(即密西西比河幹流與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的地帶)因氣候較為適合、天災相對較少,會吸引到更多的法裔人口前來開拓。這樣一來,從田納西到安大略,這一遼闊國土上的法裔人口可能會比現實當中多出十倍。

另一方面,英國與法國在北美殖民地上的競爭和矛盾會隨著時間加劇,路易十四等雄主也自然會認識到英國人的威脅仍在,加上英法兩國在印度方面的矛盾也在加劇,波旁王朝的國王必然會在英國作為重要的對手去對付,而不會像現實那樣只專心於應對哈布斯堡。

如此一來,對荷蘭的外交政策也有可能發生轉變——透過適度讓利換取荷蘭站在自己一邊,並或明或暗地支持荷蘭對英國的競爭乃至於戰爭,使得荷蘭的北美殖民地新尼德蘭(大體是賓夕法尼亞州至紐約州的範圍)得以維持。在外交策略上的轉變,甚至法國直接入局,很可能覆寫英荷戰爭的戰略結局,甚至法、荷兩國得以瓜分新英格蘭殖民地(即美國東部的東北六州),這樣一來,英屬北美殖民地便只剩下美國東部的中南部地區。

解決完英國的威脅之後,在陸戰上較為羸弱的荷蘭也不會是法國的對手,在這之後法國再去對付荷蘭(包括將新尼德蘭殖民地徹底吞並),將會是比現實歷史更合理的策略。在現實之中,路易十四太急於在陸地上的擴張以及削弱荷蘭,卻養肥了英國這個在18世紀的法國最大的敵手。

17世紀北美東北部的殖民局勢。

如此一來,英國北美東南部殖民地,在北美的殖民擴張大受挫折;同時因為法、英、荷外交局勢的變化,英國「光榮革命」很可能不像原先那樣得以輕易完成,這將進一步削弱英屬北美殖民地的發展。

由於英國變弱而荷蘭變強,1701-1714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結局很可能不會有什麽改變,波旁王朝成功入主西班牙,徹底解除了哈布斯堡在法國西南方的威脅。再到七年戰爭的時候,法國與西班牙的聯盟將會徹底扭轉現實中對英國的劣勢,其中北美戰爭上,英屬殖民地人口很可能已經不如法屬殖民地,以現實中北美法軍的表現,法國很可能大獲全勝,並將英國在北美的最後的殖民地與西班牙一同瓜分,這樣一來, 法國在北美東部的領土將會擴張至維吉尼亞,而西班牙的佛羅裏達殖民地則擴張到北卡羅萊納,英國勢力將被徹底逐出

至此,法屬北美的總人口很可能已經破百萬規模,而美東地區(阿巴拉契亞山脈以東)則呈現民族上的多元化:從南至北分別為西班牙人、英裔、荷裔和法裔,其中英裔清教徒將會無縫皈依胡格諾教,而荷裔人口較少,不成氣候,因而奪取了新尼德蘭和維吉尼亞之後,法裔人口很可能向美東地區擴散,與英裔、荷裔混居,長期下來將會使美東地區被法蘭西文化所同化。

考慮到法國發展出的專制主義,法國在北美的統治會與英國差異較大。隨著新法蘭西人口繼續擴大,法國也會如西班牙對拉美那樣采取改革措施(即「波旁改革」)以加強對殖民地的掌控,新法蘭西本地人感到利益受損、地位下降,將會逐漸產生想要獨立的思潮,尤其是城市中的工商業胡格諾教徒。

由於戰爭中接連取勝,法國的海外擴張更加成功,波旁王朝不會像現實歷史那樣在其統治的末期風雨飄搖並迎來嚴重的財政危機,革命不會輕易觸發。但隨著王室的驕奢淫逸侵蝕財政,國王加大對人民的剝削,建立人民國家的呼聲越來越盛,一場革命還是有可能到來,這正是新法蘭西與西屬拉美獨立的契機。

獨立成功之後,如同拉美獨立之後因地域主義而分裂出多個國家那樣,新法蘭西卻很可能因為地理方面的影響而分裂成三個部份:

一是路易士安納,出於反叛波旁王朝的政治正確,很可能將國名改為 密西西比共和國(Républic de Mississipie) (後文簡稱「密國」),阿巴拉契亞山脈至洛磯山脈之間的疆域為其領土,也是獨立之後人口最多、國力最盛的大國,其東北方的煤鐵資源將會在接下來的時代裏成為助其發展成強國的基礎。

二是完整的 加拿大共和國 ,包括安大略和阿卡迪亞(現實中加拿大的新布藍茲維與新斯科細亞等地)均為法裔人口為主流的省份。

三則是阿巴拉契亞以東的部份(從維吉尼亞至緬因),有可能其名字是 東美洲共和國(Républic d'Amerique de l'Est) (後文簡稱「東美」),東美洲共和國的人口比加拿大更豐富,並且由於英裔與荷裔的存在,其人口組成更為多元。東美洲共和國同樣享受著阿巴拉契亞山脈的煤鐵資源。

之所以法屬美洲殖民地獨立後會分裂成多個國家,乃是采信了一種解釋美國擴張的理論:美國的擴張以美東為基礎一步步向西擴張的,而不是以完整的形態整體獨立,因而擴張的過程中其核心始終是東部。但若是在殖民時期其領土就有後來的整個美國疆域,那獨立之後很可能就如同西屬拉美殖民地那樣各地分別獨立建國,這是因為各個地域都已經在殖民時期形成了相近的實力,以及不同的地方認同,這正是大哥倫比亞沒能維持下去的原因之一。

三個北美法語國家獨立以後,將會互相爆發試探性的進攻,由於地理條件的原因,結果並不會在多大程度上改變邊界。幾次戰爭與和議之後,便基本奠定這三國之間的邊界,但由於無法形成統一國家,這三個國家在近現代始終要承受著地緣政治上的壓力,無法像現實中的美國那樣放開手腳地進行全球布局以建立霸權。

而在內部統治方面,由於這些國家皆是法國本土小農移民而來,因而不會形成拉美國家那樣落後的考迪羅體制,也不會有教會勢力阻礙國家的近現代發展。由於源於法國,這些國家也更可能無需猶豫就直接建立起中央集權制度,不會像現實中的美國那樣建立為聯邦國家,也不會像拉美國家那樣存在中央集權派與聯邦派之間的激烈內鬥。

隨著三國國力愈發強盛,新的擴張主義將會出現在這三國,其中加拿大沒有太多的選擇,因而會最早開展西進運動,將疆體擴張到洛磯山脈,並與密國在北美大平原上劃定疆界,瓜分屬於原住民(主要是蘇族)的土地。

而互相之間的戰爭結束之後,東美和密國都會將目標放在佛羅裏達——或是采用購地的方式,又或是使用戰爭的方式,兩國將會盡早從西班牙手中奪取這片殖民地,這兩國也會再度爆發戰爭,戰後將大體沿阿拉巴馬的東界劃定邊界。

對於最為強大的密國而言,它還有另一個擴張的選擇,那就是屬於獨立後的墨西哥的德克薩斯,一場密墨戰爭將會爆發,密國也將會奪取德克薩斯至加利福尼亞的極為廣大的疆土。

在領土方面,最後塵埃落定的,則是現實中從奧勒岡延伸至英屬哥倫比亞(簡稱BC「卑詩」)的卡斯卡迪亞地區,又叫西北太平洋地區——在現實歷史中,在被賣給美國以前,奧勒岡地區和卑詩地區都是英國於18世紀末、19世紀初殖民圈定的,而在本世界線中由於英國的崛起大受挫折,卡斯卡迪亞這塊西班牙、法國、荷蘭、英國最後一起盯上的土地的的歸屬很難判斷。

其中在現實中,西班牙探索過卡斯卡迪亞,也建過少量據點,但最終沒有向英國做出爭取,因而可以排除。而在本世界線中英國沒有加拿大殖民地,因而不需要急於殖民此處,因而也是可能性較低的宗主國。至於法國與荷蘭,則需要分別討論:

若卡斯卡迪亞被法國殖民,由於加拿大和密國的擴張,法國很可能認為自己守不住這塊地,會將它賣給這兩個國家又或者只賣給其中一方,如果是分別賣給兩國的話,那結果便與現實當中美國和加拿大在這一區域的邊界比較類似。

若卡斯卡迪亞被荷蘭殖民,荷蘭會比較不願意隨便出售或割讓給加拿大或密國。由於密國可以在密墨戰爭中奪取加利福尼亞,因而對卡斯卡迪亞最具渴望的是加拿大,但加拿大人口較少、國力是北美法語三國之中最弱的,一時半會可能無法將其強奪,甚至密國為了制約加拿大的擴張而攪混水,卡斯卡迪亞便最終留在荷蘭的手中。

為了加強殖民地建設,荷蘭人很可能引入東亞移民(包括荷屬巴丹瑞亞即印尼的人口以及從中國賣來的「豬仔」)進入卡斯卡迪亞,隨著金礦的發現,這裏湧入的東亞人口可能會越來越多。若是最終獨立,這裏很可能變成一個黃種人國家(華人、印尼人、原住民均為黃種人)。

最終,北美形成的四個國家的領土與格局大體如下:

在19世紀,法語北美國家還會有以下的幾個重大的發展:其一是奪取加利福尼亞之後密國的淘金熱將會促使大量的人口湧入加利福尼亞,這將促進加利福尼亞的發展並密國帶來大量的財富作為原始積累。

其二是工業革命(由於英國比現實歷史更弱,也有可能起源於煤鐵資源同樣豐富且重視商業貿易的比利時地區,這裏有可能是荷蘭也有可能是法國的地)傳入美國,給煤鐵資源豐富的密國與東美帶來巨大的發展。由於幾個世紀以來從法國移民來的以小農為主,而北美的地理條件很容易發展出大農場(尤其是密國),形成農業革命,因而密國的工業革命將會是最為順利的,而這也是促使著它不斷擴張的動力與基礎。加上廣大的地域,出於交通通訊的需求,鐵路線會在北美三國迅速鋪設開來,以至於到第二次工業革命時,北美三國會相當積極地在第一時間跟進,並行明出大量的新事物。

另外,由於現實當中使用黑奴的種植園經濟主要是在英屬東美洲殖民地的南部,在這一次元中則是不怎麽重視這一片的西班牙所占據,因而圍繞奴隸制的矛盾在這一位面並不激烈,包括密國和東美在內的國家不太可能因奴隸制的存廢問題而爆發內戰。

其三則是19世紀的歐洲移民潮進入美洲。相比於現實,北美三國建立起中央集權制度,不像美國以自由放任的聯邦制度為傲,這一世界線中北美的移民吸重力可能會稍微欠缺一些。由於密國的族群文化更為單一,歐洲人可能會更多選擇東美——這裏本來就更多元一些,也比密國更靠近歐洲。

這樣一來,東美的人口密度會大於密國,使得這兩個國家更加勢均力敵,兩國之間的對立情緒也會進一步加深。因而在這一位面,東美與密國很可能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開展軍備競賽。到了世界大戰之時,密國很可能加入更偏向軍國主義的軸心國,而東美則會加入更推崇自由與民主的協約國,兩國再一次爆發大戰——這一次不再只是為了擴張邊境的試探性戰爭,而是一次你死我活的全面戰爭。

世界大戰可能會有三種結果:

一種是兩國兩敗俱傷,最終不得不達成白和平,雙方都不會有什麽改變——由於美洲遠離歐洲,獲勝的陣營也沒法逼迫北美大戰中的屬於戰敗陣營的那個國家吐出什麽利益來。

第二種則是密國取勝,將東美完全吞並。之所以能直接吞並,原因同樣在於遠離歐洲,歐洲國家無法以「均勢原則」去保護北美的戰敗國,而兩國同文同種,直接吞並不會容易出現民族主義問題。

這樣一來,密國基本上擴張成類似於現實中的美國的疆域——它進一步覬覦加拿大或卡斯卡迪亞都是完全可能的。到下一次世界大戰時,密國必將積極地在美洲之外擴張影響力,包括歐洲和亞太。由於密國的中央集權體制以及對民族主義和軍國主義的偏向,它甚至有可能發展出一種相對溫和的法西斯。這對於世界而言顯然是一種比較惡劣的結局。

由於法國和密國在強勢,法語也將成為這一世界線的世界通用語,法式文化將會通行全球。

第三種則是東美取勝,由於密國縱深極廣,東美不太可能將其完全吞並,東美直接想要的領土多半會是密西西比河以東的歷史上「東路易士安納」的範圍,擴張成類似於現實中路易士安納購地案之前美國的領土。同時,在戰爭的後期,看到東美已經徹底占據上風之後,墨西哥和加拿大很可能參戰分一杯羹,這樣一來,墨西哥便會奪回德克薩斯和下加利福尼亞半島並在戰後要求人口交換,加拿大則會在大平原區域內南擴至北緯41.5度(芝加哥稍南緯度),密國便只剩余大平原中部領土、洛磯山脈大盆地和加利福尼亞,東美會為了制衡墨西哥和加拿大,不允許兩國將密國徹底瓜分。

密國戰敗以後的北美局勢——如果墨西哥參戰更早的話,可能會將加利福尼亞也吞並以恢復其初建國時的北方版圖。密國剩下的版圖確實很醜,但它會是戰爭結束後東美必須保護的緩沖國。墨西哥實行人口交換以後,這個小密國也依然會保留不少人口。

密國這樣別扭的版圖甚至很可能無法持續下去,一旦間戰期國內迎來危機或爆發動亂,加上地理因素,密國很可能東西分裂,西部獨立建立加利福尼亞共和國並奉行和平原則;東部為剩下的密西西比共和國,會出現受到呼喚的政治強人掌控局面並建立極權統治——這個國家有可能發展成法西斯,也有可能受世界赤潮的影響而發展成一個偏左的國家。

由於周邊均為資本主義國家,這個小密國是會直接標榜共產主義還是只能宣稱較為溫和的民族社會主義,則要看南方的墨西哥——墨西哥在現實歷史中於1910年代爆發了左翼領導的墨西哥革命,但未直接宣稱是共產黨統治的國家。所以在這一位面,如果墨西哥建立了赤色政權,那麽小密國也會同樣建立赤色政權並與墨西哥實作和解,放棄對德克薩斯等土地的聲討。

由於北美局勢更加碎片化,對亞太產生影響的大國將不會是一個法語國家,很可能是赤色的墨西哥。這個墨西哥會積極地在美洲輸出革命,包括中美洲、南美洲和鄰近的加利福尼亞共和國,若是成功拉起美洲的鐵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或者冷戰當中,墨西哥與東美將會是美洲的對立雙方,墨西哥將會得到蘇聯給予的大量資金與技術支持,甚至與東美一同發展成為擁核國家。

如此一來,北美法語國家便完全無法實作世界性的影響力,就連法語的影響力將會衰退,之後將會是漢語(中國)、俄語(蘇聯)、西語(墨西哥)爭奪法語國家被迫讓出來的空間。

關於法國殖民美洲的一些討論與思考:

1、有不少人根據現實歷史的發展結果,持有這樣一種觀點:法國人/法國農民就是不願意移民。其實這是倒果為因了——因為法屬北美殖民地人口起不來,所以認為法國小農就是不可能去移民的。但我們對比觀察近代以來歐洲的五大殖民國家,除了不怎麽對外移民的荷蘭以外(其實荷蘭人也有去南非移民成為了「布爾人」),另外四國殖民地的移民流入情況很顯然受宗主國 政策 的影響,對比西葡就很顯著——葡萄牙殖民巴西的過程中小農正是移民的主體(破除了「小農就是不願意移民」的刻板印象),而西班牙人口遠比葡萄牙豐富,卻因為限制移民,很長時間西屬美洲竟然沒多少白人人口。再對比英法兩國的殖民政策,就可以發現宗教在其中確實顯著影響了政策,從而導致殖民地人口規模的巨大差異。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英國嚴格禁止清教徒移民美洲,只允許安利甘宗(聖公宗/英國國教)的信徒前往的話,那恐怕連五月花號都不存在了。

2、關於七年戰爭,在歐洲史愛好者和P社玩家之中有一條廣為流傳的傳言,就是英國似乎很大方地讓法國從加拿大和馬提尼克、瓜德盧普兩座加勒比海島之中做出選擇,法國選擇了兩座因為產糖而經濟收益巨大的島,所以對於法國來說失去北美殖民地其實沒什麽損失……這傳言造成了廣泛的誤解——首先馬提尼克和瓜德盧普本來就是法國殖民地,在七年戰爭中被英國攻占了,並不是英國用自己的殖民去公平地交易加拿大,而是 內部討論讓法國在加拿大和兩島之中保留哪個 ,結果與法國一方的意見一致並達成了協定;其次,即使是這則傳言本身也可以看得出來,英國是要定了路易士安納的了,即使法國選擇了加拿大,新法蘭西殖民地依然會蒙受巨大的損失,發展到現代的話,最多不過是加拿大發展成一個大號的魁北克。而由於英語霸權的關系,英語國家「四眼同盟」不會帶上一個法語加拿大玩,這個加拿大在現代必然不如現實中的英語加拿大那麽發達。所以無論從什麽角度去看1763年的【巴黎條約】, 法國輸了就是輸了 ,損失了就是損失了,而不要以為法國因為這場「交易」似乎沒失真失反而還賺了。

關於巴黎條約,我特地查了一下維基百科(經過谷歌轉譯):

世界各地都在打這場戰爭,但英國人開始了對法國在北美的財產的戰爭。 [12] 在對每年生產 600 萬英鎊糖的瓜德羅普島和維持成本昂貴的加拿大的相對優點進行了長時間的辯論之後, 英國出於戰略原因決定保留加拿大,並將瓜德羅普島歸還給法國。 [13] 戰爭削弱了法國,但它仍然是一個歐洲強國。 英國首相布特勛爵希望和平不會將法國推向第二次戰爭。 [14]

由此可見,英國並沒有大方地將選擇權交給了法國,而是英國人內部討論過後,決定要去了加拿大,所以上述傳言基本可以判定是謠言。

3、正文裏沒有提到原住民問題,這裏講講。從少數史實可以了解到法國對北美殖民時,是如同西班牙殖民拉美那樣也將原住民納入到自己殖民地的統治之中的,並且法國人願意與原住民通婚,在加拿大就有一個叫做 梅蒂人 (Métis)的民族是法蘭西人與美洲原住民的混血,這個民族堅決捍衛加拿大的法蘭西文化以至於與盎薩白人產生沖突。在「法國人建立美國」的世界線裏,北美法裔在種族和民族方面的認知可能比較像拉美,認為白人、混血人、原住民共存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或者更像的是現實中當代法國——只要擁護本國統治,認同法蘭西的語言、文化、價值觀,那就都是自己人。

出於這樣的觀念,相比於現實當中北美盎薩白人只想將原住民圈在所謂的保留地裏當成「動物園」,這個世界線中的北美法裔會更積極主動地進入原住民社群並帶領原住民走向現代化,當然了這個過程很可能也存在野蠻的行徑(19世紀法國在國內「推普」時便有不少),但經過這個過程之後,無論是哪族的原住民,都會高度認同密國、東美和加拿大。因此,後來在密國發展出來的民族主義與我們所熟悉的民族主義其實會有較大的不同,他們並不會根據外貌去做出什麽評判或歧視行為,他們只會因那些不願意融入本國、不願意認同本國價值觀的群體而感到惱火。

殖民時期開始新法蘭西南方種植園有一定程度上使用黑奴,這給密國帶來了黑人人口;而卡斯卡迪亞引入的亞裔勞工在20世紀可能因向往發達的密國而遷居密國,又帶來了亞裔人口。這麽一來,密國的人種組成也是相當多樣的,白人、美洲原住民、黑人、亞裔的面孔都能見著。相比之下,東美人在外貌上則會更偏白人,尤其是19世紀歐洲移民潮湧入之後。

4、在價值觀方面,從波旁法國脫離出來建立獨立共和國的北美法語國家會將 獨立、自強、共和 作為其價值體系的基礎,中央集權制度則會強調團結與向心力,法蘭西人對自身文化的驕傲以及國力的強勢、「推普」的進行會讓北美法裔積極地推廣自身的價值觀。及至世界大戰前後,密國與東美的軍備競賽會強化軍國主義,如正文所述,甚至可能會發展成一種「溫和」的法西斯(可以參考義大利和西班牙),在密國獲勝的世界線中,這一整套制度和價值觀會隨著密國建立世界霸權而推廣全球,甚至會有不少受壓迫的國家與民族積極模仿密國,並由於在組織度與團結方面的優勢,成功地做到了救亡圖存,以至於擁護密國的制度、文化與價值觀的國家會越來越多。

但法西斯終歸是不永續的,尤其是赤潮影響到美洲以後,渴望自由的天性以及對個人權益的追求會使密國人民行動起來,無論是權力鬥爭、暴亂乃至於內戰,他們不惜一切手段追求民主與自由。如果建立法西斯制度的獨裁者有意將國家向民主制度引導,那麽可能幾次暴亂與政變便能使密國發生改變;如果此人高度壟斷權力,那麽改變則會出現在他壽終正寢以後。密國很可能從國家社會主義發展成民主社會主義,由於密國擁有世界霸主級別的實力,密國會再一次在制度與價值觀上引領全球。